著名作家梭罗小时候交过一个朋友,可是对方总是想办法贬低和否定他,只要梭罗一开口说话,对方必定会提出很多反对的理由。这让梭罗感到不可理解,因为好朋友不是应该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的吗?怎么会有朋友动不动就把别人否定得一无是处?长大之后,梭罗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,渐渐明白原来那个孩子具有强烈的自卑感,对他而言,否定别人能带来最大的快乐,因为通过这样的否定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存在感,而“朋友”这样的字眼,在那个孩子看来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,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自己进行挖苦和否定。
很多时候,我们可能会遭遇和梭罗一样的苦恼,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底下,总有一些朋友会毫不客气地否定我们,让人感到非常尴尬。当然,当你遇到这样的朋友时,应该明确一点,那就是这样的朋友完全没有结交的必要,因为对方可能压根没有把你当成朋友来对待,他只是将你当成一个受气包,一个可以打击的对象。这种朋友往往非常自卑,而且为了掩饰这一点,他需要不断地否定和打击你,需要不断抹杀你的价值,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凸显出自己的价值和地位。
在很久以前,有人就发现了这种非常奇特的心理学现象,著名的心理学家弗菜曾经做过一项调查,发现大约有23%的人都具有否定朋友的倾向,而其中的5%则显得比较严重。这些人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自卑,平时得不到或者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,所以才会将自己的朋友当成一个发泄的对象,通过贬低朋友向别人传达一种意思:“我比身边的人都要好一些,强一些。”
弗菜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为“华生效应”,一些自卑的人总想成为福尔摩斯,而成福尔摩斯的前提,就是替自己找一个华生。所以他们总是迫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比自己弱的人,而且也会有意无意地让自己的朋友更加弱一些,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。
“华生效应”往往会破坏友情,毫不客气地说,那些经常否定朋友的人,通常不会真正地在乎朋友,也不会有真挚的友情。在他们看来,朋友只是一个工具,一个用来称量自己的工具,一个用来点缀自己、包装自己的工具,他们可以随时否定朋友,可以随时抹杀朋友的价值,你跟在他们身边,只会变得一无是处。
这种否定人的心理或许是心理策略,往往和电影的拍摄手法相同,有些导演为了衬托主演的美貌和智慧,常常会找一个丑陋、愚蠢的配角;为了衬托主角的能力和勇气,那么配角则可能被设计成为某个“二货”形象。这种形象上的巨大反差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反衬效果,但是对于很多配角来说却很不公平。而在朋友圈中,这种主次之分、高大和卑微之分通常会损害友情。如果朋友为了突出自己的形象和地位,总是当众否定你,让你出洋相,或者刻意打击你,那么你实在没有必要将这段友情继续下去。
在面对这样的朋友时,你会发现自己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,只会被对方不断剥削和利用,而等到你被贬得一无是处时,等到他成功达到了证明自己的目的时,你的利用价值就被消耗殆尽了,最终你只会被无情地抛弃。
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相互扶持、相互鼓励的,那些将幸福和快乐建立在朋友的痛苦之上的人,那些用别人的无能来衬托自己能力的人,根本就不值得你用心结交和对待,你应该主动远离这样的人,以免成为被利用、被踩在脚底的垫脚石。
标签: 否定
由于站长的个人经济能力有限,万分感谢您的慷慨解囊,赞赏的资金将用于网站的维护使用。